1 適用范圍
本品在常溫條件下使用,浸漬或噴淋均可,適用于汽車、摩托車、儀器儀表,家用電器等行業(yè)鋼鐵工件的涂裝前磷化,特別適用于磷化時間短,批量大的工件的處理,可與電泳、噴塑、烤漆、噴漆等工藝配套。
2 主要特點
磷化速度快,時間短,在常溫條件下,僅需5分鐘左右即可成膜。管理簡單,操作簡便。磷化膜結(jié)晶致密、灰色、掛灰甚少,可增強(qiáng)涂膜的附著力和耐蝕性。
3 主要技術(shù)指標(biāo)
分類  | 項 目  | 指 標(biāo)  | 
濃縮液  | 外 觀  | 淺綠色液體  | 
總酸度(點)  | 650~720  | |
配制濃度(%)  | 5  | |
工作液  | 總酸度(點)  | 19~24  | 
游離酸度(點)  | 1~2  | |
促進(jìn)劑濃度(點)  | 2.5~3.5  | |
磷化溫度(℃)  | 常溫  | |
時 間(min)  | 噴:2~3, 浸5~8  | |
磷化方式  | 浸漬、噴淋  | 
4 工藝流程
無油銹工件  | →  | 表調(diào)  | →  | 磷化  | →  | 水洗  | →  | 鈍化  | →  | 干 燥  | 
5 配制與維護(hù)
5.1 配制1m3工作液
5.1.1 向槽中加入1/2的水,再加入50kgXH-2B型濃縮液,攪拌后補足水再攪拌均勻。
5.1.2 放置1~2小時,取樣測定游離酸度及總酸度。若游離酸偏高,則加入適量中和劑(加1~1.3kg中和劑可降低游離酸度約1點),并攪拌均勻,調(diào)至工藝范圍。
5.1.3 若溫度低于15℃時適當(dāng)延長磷化時間或提高酸比。
5.1.4 首次配槽加促進(jìn)劑1.4~1.6kg,攪拌均勻后即可使用。
5.2 檢測方法
5.2.1 總酸度(TA):取磷化槽液10mL,加50mL蒸餾水,用酚酞為指示劑,以0.1mol/L的標(biāo)準(zhǔn)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變粉紅色時為終點,所耗用的NaOH標(biāo)液的毫升數(shù)為總酸度,用“點”來表示。
5.2.2 游離酸度(FA):取磷化槽液10mL,加50mL蒸餾水,用溴酚蘭為指示劑,以0.1mol/L的標(biāo)準(zhǔn)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淺黃色變藍(lán)紫色時為終點,所耗用NaOH標(biāo)液的毫升數(shù)為游離酸度,用“點”數(shù)表示。
5.2.3 促進(jìn)劑濃度:將磷化槽液裝入發(fā)酵管內(nèi),加入2~3g氨基磺酸,且上下振動后,靜置2~3分鐘,此時產(chǎn)生的氣量(刻度數(shù))即為促進(jìn)劑的濃度(1刻度即為1點)。
5.3 槽液補加
5.3.1計算公式
當(dāng)磷化液使用至一定程度后,需補加濃縮液,補加量按下式計算:
V濃= (C0-C1)×V1/( C2-C0)
V濃:表示所需濃縮液補加量的體積;
C1:槽液的實際總酸度;
C2:濃縮液的總酸度;
C0:表示槽液要求總酸度;
V1:槽液的體積。
5.3.2 簡易計算方法
1m3槽液補加2.5kg濃縮液,即提高總酸度約1個點。
5.3.3 補加促進(jìn)劑
1m3磷化槽液,加促進(jìn)劑0.5~0.8kg,可提高1個點。應(yīng)根據(jù)工件處理量,決定在每班或每日開始工作前補加,最好是分次加入,每次加入后攪拌均勻。
6 包裝儲存
25kg塑料桶包裝,按一般化學(xué)品運輸,儲存于陰涼通風(fēng)處,注意防止破損泄漏,與堿性物質(zhì)隔離存放。
7 注意事項
裝卸時輕拿輕放,防止破損飛濺到眼睛里,配制或使用過程中應(yīng)配戴防護(hù)用品(如耐酸橡膠手套,工作服),如接觸皮膚或眼睛立即用水沖洗。



手機(jī)站二維碼